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

風調雨順

我與大方先生均不愛湯圓,卻有一個愛吃湯圓的寶貝。每年冬至總要應她要求而應景的排隊買湯圓。冬至前,想刻個章製作卡片,便將24節氣打字列印出來當範本,按照季節排列以後,覺得它應該可以長成一張類似貼在家戶門窗上的平安符。

現在的孩子不容易體驗節氣在生活上的流動,除了食物的滋味,若能感受節氣的風景變化,延伸五感的觸角,增添生活的趣味,就不會動不動抱怨日子無聊了。




冬至節
冬至對中國人來說,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,冬至到冬至之間的365又1/4日,稱為「歲」,冬至正是歲首。所以我們吃過冬至圓,就長了一歲。
古代天子在冬至祭天。周朝冬至不但是歲首,同時也是一年的開始。冬至所在的月份就是一月。此時冬至等於是過年,到今天我們仍說「冬至大過年」。
在宋朝,冬至與元日一樣,前後放假七天,到明、清神誕日興起,冬至節才式微。今天冬至似乎只剩下吃湯圓的活動了。

二十四節氣
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所獨有的曆法,源自觀察「夏至」與「冬至」日的傳統,由此「二至日」(大約在夏朝,當時稱為時有養日及時有養夜),發展到知道「二分二至」(加上春分與秋分,當時稱之為日夜分或日中、宵中,約在春秋時代以前),春秋以後則有「四立日」」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。
此一時期的特色在於,仍以觀察天象為主,太陽是觀測的重點,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太陽曆,是很多中國人都沒有注意到的一個事實。
「二分、二至四立」成為所謂「八節」,「節」表示段落,八節正好將一歲(由冬至日到下一個冬至日稱為一歲,由正月初一到十二月三十稱為一年)分成八個段落。隨著文明的演進,中國人很早就脫離現象授時的時期,周朝即已進入由演算而得到更精確曆法的時代。
 將一歲只分成八段,無法滿足日益複雜的社會需求。曆法既可由演算而得,就不必一定要以觀象違歸依。到戰國末期,二十四節氣已成型,漢初的 《淮南子》天文訓篇最早記載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。以冬至為首,順序列出「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。」
《淮南子》上並說明解釋:「十五日為一節,以生二十四時之變。」這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大多以天候寒暖、雨水多寡、霜期長短及各種與農作物生長相關的資訊有關。二十四節氣的本質是農民曆,不同於以陰曆記「年」的太陽曆。
※冬至節、二十四節氣取自《文化記事曆》,馬以工撰稿,行政院文建會出版,1993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